網頁點播-
本地點播-

知足是福 惜福造福-第19集

 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,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:知足是福,惜福造福。

  

  今天,繼續和大家分享《德育古鑒》中的幾則故事,來體會節儉、知足的好處。

  有一個讀書人叫胡九韶,金溪(今江西)人,雖然家境貧窮,但非常有修養。他經常督促他的孩子、家人要勤奮工作,相信這樣就可以衣食無缺。每天下午三點到五點,他都會上香叩首,感謝上蒼賜給他這一天的福報。他的妻子看他每天都這麼做,苦笑著說:「每天都是清粥小菜,這算得上是什麼福氣呢?」

  胡九韶對妻子說:「我們生活在太平之世,沒有戰爭;一家人沒有挨餓受凍;沒人生病;也沒有人犯法,關在監獄中,這難道不是清福嗎?邵堯夫先生說:『沒有疾病的輕安,沒有災難的福氣,往往沒人懂得珍惜。』這話真有道理。生活不富裕,妻子兒女都很和樂地在一起,但還是抱怨不夠富貴。一旦禍患來臨,骨肉離散,再回想妻子兒女陪伴在側的日子,就像在天上一樣。」

  身體強健的時候,想要的沒有得到滿足,就總是不高興。什麼時候疾病纏身,呻吟痛苦,再回想聰明強健時,就像在天上一樣!所以諺語說:「比上不足,比下有餘。」我們的德行要跟聖賢人比,則知恥;生活所需要跟中下階層的人比,則知足。

  看到別人騎馬我騎驢,我就一直盯著別人那匹馬,心裡覺得不如別人。回頭一看,發現還有沒鞋穿的赤腳漢!再想想自己有驢騎已經很不錯了。人能常作如是觀,不論何時何處都能得自在!

  有兩個人,同在太學讀書,他們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所生,連八字都一樣。他們考上功名後朝廷分配工作,兩個人相約要分到比較近的地方,可以互相支持、照顧。

  他們覺得兩個人的命運如此接近,假如其中一個人遭遇什麼不測,另外一個人也好有個心理準備。接著,兩個人都做了主管教育的工作,一個人在鄂州,一個人在黃州。

  沒多久,在黃州的人去世了,在鄂州的人就趕來為他辦理後事。他在同學的靈柩前說道:「你我命運相同,連分派的工作都一樣。現在,你已經走了,假如我今天死,已經算多活七天了。你若在天有靈,就請托夢告訴我,我還能活多久。」

  晚上,去世的同學果然在夢中告訴他說:「我從小生在富貴之家,日子過得好,享用太過了,所以早亡。而你從小家中貧寒,非常節儉,所以福報還有很多,可以活很久。」由此可知,人的享用,須留有餘地,切忌提前消費,揮霍無度。

  後來,在鄂州的人官至典郡,官位算是比較高了,因為已故的同學告訴他這些話,從此他更加勤奮節儉,福報越來越大了。

  《崇修錄》中說:「人生衣食財祿,皆有定數。若簡約不貪,可得延壽;奢侈過求,受盡則終。」一個人假如花費太過,等享用完了,命也沒有了。

  一個人有沒有修養,也可以從節儉中來判斷。雪峰、岩頭、欽山三個人走到吳山腳下,洗淨手足。欽山突然看到一些菜葉流過來,心想:「山上一定有大修行人。」為此感到非常高興。

  欽山對另外兩個人說:「此山必有大修行人,我們可以沿著河流尋找。」

  雪峰說:「你智慧未開,事實真相看不清楚,以後如何分辨人呢?假如山上真有大修行人,他能讓菜葉白白地流下來浪費嗎?不愛惜菜葉,怎麼會有修養呢?不惜福的人,哪怕在山上住一輩子也不會成就道德。」結果到了山中,果然沒有大修行人。

  

  好了,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,我們下期再會。

  

  ——整理自蔡老師《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》

  

  

  原文:

  胡九韶,金溪人,造詣潔修。家甚貧,課兒力耕,僅給衣食。每日晡(bū)時,焚香九頓首,謝天賜一日清福。妻笑曰:「一日三餐菜粥,何名清福?」九韶曰:「吾幸生太平之世,無兵禍。又幸一家骨肉不至饑寒。三幸榻無病人,獄無囚人。非清福而何?」邵堯夫先生云:「無疾之安,無災之福,舉天下人不為之足。」至哉言也。布衣糲食,妻子相保,則恨不富貴。一旦禍患及身,骨肉離散,回想布衣糲食、妻子相保時,天上矣!聰明強健,則恨欲不稱心。一朝疾病淹纏,呻吟痛苦,回想聰明強健時,天上矣!語云:「上方不足,下方有餘。」諺曰:「別人騎馬我騎驢,仔細思量百不如;回頭只一看,又有赤腳漢!」人能常作如是觀,則無入而不自得矣!

  《德育古鑒·奢儉類》

  

  昔太學生二人,同年月日時生,又同年發解。過省,二人約相近差遣,庶彼此得知禍福。故一人授鄂州教授,一人授黃州教授。未幾,授黃州者死。鄂州為治其後事,祝柩前曰:「我與公年月日時同,出處又同。公先我去;使我今即死,又後七日矣!若有靈,宜夢以告。」其夜果夢告云:「我生於富貴,享用過了,故死。公生寒微,未曾享用,故生。」以此知人之享用,須留有餘。後鄂州教授曆官至典郡。豈非聞此儆悟修省而然耶?

  《德育古鑒·奢儉類》

  

  雪峰、岩頭、欽山,至吳山下,濯足澗側。欽山見菜葉而喜,指謂二人曰:「此山必有道人,可沿流尋之。」雪峰恚曰:「汝智眼太濁,他日如何辨人?彼不惜福如此,住山何為哉!」入山,果無名衲。

  《德育古鑒·奢儉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