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淨宗學院
  • 導師講演
  • 專題講演
  • 念佛成佛
  • 可選集數
加载失败: 不能播放当前文件
00:00/NaN:NaN
×1
  • ×1
  • ×1.5
  • ×2
  • ×3
  • ×4
  • ×5
100%
用户鉴权失败,请先注册成为百度云用户
百度云
網頁點播-智能主機智能主機
本地點播-智能主機智能主機
  • 普通音頻

往生到極樂世界,為「速到菩提究竟岸」-第859集

  文殊、普賢為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?我忽然有了這麼一個疑問。我們知道文殊、普賢是華藏會上的等覺菩薩,華藏會上的等覺菩薩不簡單,不是凡人,他為什麼要往生極樂世界?「速到菩提究竟岸」,就是為這樁事情。

  我們能想像得到,修行難易愈是淺顯的容易,愈往後愈難;第一個阿僧祇劫修三十個位次,第二個阿僧祇劫修七個位次,第三個阿僧祇劫修三個位次,那等覺菩薩這一個位次需要多少時間?我們這樣推想的話,至少要一個阿僧祇劫,這個時間太長了。

  所以這些等覺菩薩、十地菩薩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,他就成功了,真的是速到,我們才明白這兩個字的意思。如果不是速到,文殊、普賢決定沒有理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是為了「速到菩提究竟岸」,這才生到極樂世界。

  不但他們往生,他們很慈悲勸導華嚴會上,正式接受的地上菩薩,所謂是「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」,接受文殊、普賢的教誨。十地菩薩始是初地,終是十一地,就是等覺,這是終。這是給我們說明華嚴會上登地的菩薩,沒有一個不念佛往生淨土,為什麼?「速到菩提究竟岸」。

  不僅如此,在會上我們確實見到,他們勸導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真的是同生極樂國。我們不從這些大經上仔細觀察,「速到」兩個字的味道,你體會不到。

  大乘無量壽經(第35集)

  1998/12/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