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點播-
本地點播-

善用錢財,善用福報-第21集

 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,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:善用錢財,善用福報。

  

  人不能奢侈,也不應成為守財奴,積累德行才有更大的福報。節儉並非吝嗇,一個人若是過於吝嗇,子孫容易敗家。因為當親朋好友、社會貧苦有困難時,他不肯伸出援手,不僅沒有積福,還會折福。

  見義不為,見死不救,這叫積財傷道。為了積累財富,而蒙蔽了良知,傷了厚道。所以「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」。假如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況,應該勸他擴寬心量,盡早行善。

  只要回心向善,個人和家庭的命運都能向好的方向轉變;如果惡習不改,命運將變得更加不堪。縱然暫時享有祖先積累下來的財富,最終也會被敗光。

  所以,每一份財富,都是前生種下的福分,應該珍惜並善加利用。如何惜財、如何用財?這都是人生的學問。若連一點食物都捨不得布施,那並非真正的惜財;而驕奢淫逸,暴殄天物,也不是真正會用財。

  竇禹鈞的做法,就是真正會惜財、會用財。他家中儉樸,沒有什麼金銀首飾,妻子的衣著也很樸實。靠他們家救濟、幫助而存活的家庭有很多。這是真正懂得珍惜和運用自己的福報,利益社會大眾、廣種福田的人。

  古人感歎說:「忽然聽到窮人饑寒哀號的聲音,還有很多人暴飲暴食,喝得爛醉。想讓他們節省一點下來給窮人,是很困難的。富人吃一盤食物的錢,可以讓一個窮人過七天;一桌酒席的菜,可以讓一個窮人過一年。」

  其實一個人能吃多少食物呢?即使再有錢也吃不了太多,家人、朋友、傭人把食物全吃光,其實都是折了這個人的福報。何不節省少許,布施給貧苦的人呢?「積陰德於冥冥之中,以為子孫長久之計」,這才是善用財富、智慧之舉。

  聖賢人都是勤儉傳家,而勤儉的同時,還要有一顆救人於急難的仁愛心。當看到別人處於困境或需要幫助時,就像是自己身處於同樣的境況中一樣,願意無條件地伸出援手,幫助別人。

  甘矮梅先生精通五經,跟他學習的人有很多。一天,一位官至禦史的學生來拜見甘先生,甘先生便留他一起吃飯,吃的都是很清淡的食物。甘先生趁吃飯的時候,順便送學生一首詩:「蔥湯麥飯暖丹田,麥飯蔥湯也可憐。試向城頭高處望,人家幾處未炊煙。」

  這首詩的意義很深遠,粗茶淡飯即可飽腹,粗茶淡飯亦是難得,很多人連下鍋的米都沒有。所以,當我們生活無憂、吃飽穿暖的時候,也應該多關心貧苦之人,盡己所能,施以援手。

  

  好了,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,我們下期再會。

  

  ——整理自蔡老師《承傳千年不衰的家道》

  

  

  原文:

  無福消受,斯不可享用。然則將為守錢兒乎?曰:積德以益福而已矣!蓋格之所云儉者,非鄙嗇之謂也。鄙嗇之極,必生奢男。固有祖宗錙銖積之,而子孫泥沙用之者矣。大凡人生而有些錢財,亦是前生種下些福分,不可不自惜,而又不可不自用。其半菽不舍,非惜也;矯奢暴殄,非用也。竇禹鈞家無金玉之飾、衣帛之妾,而賴以全活者不可勝數,斯真為善惜!斯真為善用!前輩有詩云:「忽聞貧者乞聲哀,風雨更深去複來。多少豪家方夜飲,歡娛未許暫停杯。」嗟乎!豈特歡娛也。甚而腹脹膨脝,嘔吐穢藉,思得少減涓滴而不能也。故有富人一盤飧,足供貧人七日飽者矣;一席宴,足供貧人終歲食者矣!究之一人之下箸,曾無幾何,而諧狎之饕餐,婢僕之狼藉,總折算其一人之祿食也;何如少存節省,多作幾年享受,旋行施濟,以留與子孫領用乎?昔甘矮梅先生通五經,從學甚眾,其徒有為禦史者謁之,留之饌,惟蔥湯麥飯而已。因口畀(bì)一詩云:「蔥湯麥飯暖丹田,麥飯蔥湯也可憐。試向城頭高處望,人家幾處未炊煙。」噫,意深矣!

  《德育古鑒·奢儉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