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點播-
本地點播-

日難長者-第174集

  今天講一個《經律異相》中的故事。

   從前在波羅奈國有一個長者,名叫日難。他非常富裕,擁有許多奇珍異寶,但卻是一個慳貪嫉妒的人。每天太陽還沒下山時,就命令守門人不准讓乞丐進來。日難的兒子旃檀也同樣吝嗇、貪婪。

  後來,日難長者去世了,仍然投生到波羅奈國,成為一位盲婦的孩子。這個盲婦的丈夫對她說:「妳現在身染重病,又懷了孕,我無衣無食,沒辦法養活妳,妳還是離開自找生路吧!」盲婦只好出門,最後在一片大廢墟中找到了棲身之地。

  終於,盲婦懷胎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兒子,也是盲人。她只能乞乞來養活這個小孩。到孩子七歲的時候,母親悲傷地說:「現在有人能幫我討點食物充饑嗎?」兒子聽到母親這樣說,便到處去乞食,走到了日難的兒子家。當時守門人剛好出去了,他就走進院子乞討。

  旃檀聽到乞討的聲音,便責問守門人,守門人怕被責罰,立刻把盲孩拖到門外。盲孩因此被撞傷了頭,手臂也折斷了。盲母聽到後,跑來哭喊:「是誰這麼不講理啊?」這時,門神告訴她:「你們現在的痛苦還只是小痛,更大的苦難在後頭呢!這都是因為你們前世富有而不肯施捨,現在才會受這樣的苦,死後還會更加痛苦呢!」圍觀的人都聽到了這個聲音。

  佛問阿難說:「那是什麼聲音?」阿難詳細說了此事,並懇求佛慈悲,哀憐盲婦之子。等到盲孩要去乞討食物時,佛前去看他,並用手輕撫他的頭頂。結果,他的眼睛竟然能張開重見光明,受傷的地方也痊癒了,並且知道了自己前世的命運。

  佛問他:「你前世是不是日難長者啊?」

  他回答說:「是的。」

  佛告訴阿難:「人生在世非常痛苦,又愚昧無知。雖然是一世的父子,但輪迴轉生後,彼此都互不相識了。」

  佛於是說了一首偈頌:「有求子索財,於此二事中,甚憂勤苦痛,他人所得果,有身不能保,何況子與財。譬如夏月暑,息止樹下涼,須臾當復去,世間無有常。」

  

  師父說:

 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這個世間,動物有生老病死,植物有生住異滅,礦物有成住壞空。世間法裡找不到一法是永遠不變的,我們六根所接觸到的都是在剎那變化,所以叫「世間無常」。

  那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?佛說「人生酬業」。酬償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因。如果過去生中造的善因,那就到這個世間來享福,善有善果;如果過去生中做的惡因,那我們得受苦,惡有惡報。確實是「一生全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,自己不能做主,所有一切遭遇都是過去世的業因,現前這是果報。通達明白業因果報了,我們的心就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