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點播-
本地點播-

現在的學佛人應如何持戒?-第62集

耳聞梵音清流,眼觀禪畫妙境,

體會格言意趣,驗證生活受益。

字字流露自性,句句智慧結晶,

盡入自我正覺,悟出人生真理。

  

 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,大家好!世尊滅度之前,最後教給後世弟子兩句重要的教誨: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。可見,持戒和吃苦的重要性。然而,現在的學佛人往往忽略了戒律,認為戒律很麻煩。

  那麼,世尊留下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?現在的學佛人該如何持戒呢?讓我們帶著疑問,一起來聆聽今天的修學問答。

  

  問:「以戒為師,以苦為師」的含義是什麼?

  答:這兩句話實際上的意思,就是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,「戒」是釋迦牟尼佛的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的表現;「苦」是釋迦牟尼佛一生為我們做的生活示範。他一生三衣一缽,樹下一宿、日中一食。

  世尊希望我們能持戒、能吃苦,為什麼?心就定了,煩惱欲望才真的能放下,才能解脫,才能成就。

  我們後世的佛弟子,供奉釋迦牟尼佛的遺像,天天看到佛像、聽到名號,就要想到他老人家怎樣度日、怎樣生活。

  

  問:為什麼現在人喜歡學經教而忽略戒律?

  答:現在都是崇尚民主自由,總認為禮和戒律是約束人的,守規矩很麻煩,都不願意學。

  實際上,戒律不是誰制定、創作、發明的,不是牽著我們鼻子走,這樣想就錯了。這些戒律、規矩,其實是我們性德的自然流露。

  戒律是一切眾生本性的性德,是我們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良知良能。我們守清淨的戒就能恢復我們自性的清淨。古德說:「清水珠投於濁水,濁水不得不清」,清水珠是什麼?就是戒律。

  現在人喜歡學經教,那是把經教當作一種學術來看待,所學的是知識,不是智慧。智慧從哪裡來?智慧從戒來,因戒得定,定才能生智慧。所以智慧是從內往外發的,不是從外學來的。

  外面學來的,就變成知識,如果從內心裡面開悟的,那就是智慧。知識聽多了就會了、就懂了,讀得多、聽得多,知識很豐富,但沒開悟,沒學過的東西就不懂,學了才懂;要是開悟了,沒學過的,一接觸就全懂了,不一樣!

  

  問:持戒要從哪裡下手?

  答:「心為業主」,身口造業,聽誰的?聽心,念頭。念頭善造善業,念頭不善就造惡業。所以,造業的主是心。

  所以念佛就是持戒,戒是什麼?戒是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那個心一天到晚都是阿彌陀佛,是不是諸惡莫作?諸惡莫作是小乘戒,那小乘戒就圓滿了。這一句佛號是善中之善,彌陀名號不可思議,一切諸佛都讚歎,念這句佛號是不是眾善奉行?所以一個老實念佛的人,就是持戒念佛,就圓滿了。

  假如我們一邊念這句佛號,一邊打妄想,那既沒有戒也沒有定,也不是在念佛。所以口裡面念佛,心打妄想,這個沒有用;口裡不念佛,心裡有佛,行,這個管用,心不離佛,佛不離心。

  今天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想超越六道都不容易,除了念佛法門。為什麼?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斷煩惱、都要消業障,我們能斷煩惱嗎?能消業障嗎?如果不能,捨念佛法門之外,就沒有第二條路可走。

  唯獨念佛法門,只要把煩惱伏住就行了,不必斷。斷煩惱難,伏煩惱我們可以做到。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,無論處在什麼境界都不會怨天尤人,都是自作自受。所以甘心情願忍了,心就定了,才能真正做到老實念佛。

  

  今天我們就分享到這裡,歡迎您繼續收聽,我們下期再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