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點播-
本地點播-

折指太子-第176集

  今天講一個《觀無量壽佛經疏》中的故事。

  阿闍世王名號中「阿闍世」的意思是「未生怨」,他另外還有「折指」的名號。為什麼有這兩個名字呢?這都是過去生的因緣。

  從前,阿闍世的父王沒有子嗣,到處去祈求神明都無法如願。有一天突然有個相師對國王說:「微臣知道山中有個仙人,不久就要命終,死後將投胎做大王的兒子。」國王聽了非常歡喜,就問:「他什麼時候命終呢?」相師回答說:「再過三年才能命終。」國王就說:「我現在已經老了,國家沒有後繼的人,哪裡還能再等三年呢!」

  國王於是派遣了使者進山向仙人說:「國王無子,久求不得,有相師預見大仙不久將命終投胎做王子,祈願大仙垂恩,早去投胎。」仙人說:「我還有三年的壽命,國王的命令我做不到。」

  使者就回去報告國王。國王說:「我是一國之君,國內所有的人物都歸屬於我,如今我以禮相請,他還不領情!」於是,國王又命令使者:「你再去請,如果他不答應,就立即殺了他,這樣他就能投胎來做王子了。」

  使者到了仙人的住處,向他說了國王的旨意。仙人還是不接受,使者就準備殺了仙人。仙人說:「您應當上告國王,我命未盡,國王卻派人殺我,我如果做了國王的兒子,到時候也會派人去殺他。」仙人說完,就受死了,死後立刻就托胎到王宮。

  當夜,皇后就有了身孕,國王聽了非常歡喜。天一亮,國王立刻叫相師來看看是男是女。相師看過後,說:「皇后所懷的是兒子,可是他對國王有害。」國王說:「我整個國土都要捨去歸屬他,縱然對我有害,我也不怕。」

  國王話雖如此,可心裡還是憂喜交加。他告訴皇后:「相師說這個兒子對我有害,妳到了生產那天,就到高樓上,對著天井中生產,不要讓人承接,他就肯定會死。這樣我也沒了憂患,風聲也不會外露。」 皇后聽從了國王的計謀。到了生產時,生下的兒子果然墜落到地上,但是他的性命沒斷,僅僅損傷了小手指。因此外人就稱他為「折指」太子。

  阿闍世王又稱為未生怨王,是因為提婆達多揭發了他與父王昔日的惡緣。阿闍世聽後,頓捨父子之情,就囚禁了父王,又聽說母後違反禁令給父王送食,心起惡怒,欲害其母。大臣們極力勸諫,他才放母后一命。

  

  師父說:

  因緣果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佛告訴我們,人與人的關係有四種因緣: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。如果關係很深,就變成一家人;關係疏遠一點,就是親戚朋友。如果沒有這四種關係,我們一生也遇不到。即使見面點點頭,前生都有因緣,決不是偶然的。

  真正明瞭因緣果報的事實真相,我們心就平了。對待一切人大慈大悲,有恩於我的人,希望他一生能成佛;有怨於我的人,希望把這個怨結化解,幫助他學佛。所以,明瞭佛法是無量無邊的功德;如果不明瞭,就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這是無盡的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