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淨宗學院
  • 導師講演
  • 專題講演
  • 念佛成佛
  • 可選集數
加载失败: 不能播放当前文件
00:00/NaN:NaN
×1
  • ×1
  • ×1.5
  • ×2
  • ×3
  • ×4
  • ×5
100%
用户鉴权失败,请先注册成为百度云用户
百度云
網頁點播-智能主機智能主機
本地點播-智能主機智能主機
  • 普通音頻

沒有一法不歸淨土-第1540集 

  修行人,時時刻刻要警覺自己,心一旦不清淨,馬上回頭,錯了,怎麼不清淨?起分別執著就不清淨、就不平等。淨宗之妙,淨宗是方便當中的方便,它是什麼?立刻叫你歸到阿彌陀佛,恢復自己的清淨心,自己清淨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。這開頭不是講嗎?憶佛念佛,歷歷分明,行住坐臥唯此一念,無第二念。

  這個時候,你的心是清淨的、你的心是平等的,可是你把佛號放掉之後,你的心就又不清淨、又不平等。我們下手在這裡修,修到清淨心現前,這個方法還不能捨掉,還得用這個方法,修到平等心,這個方法依舊不捨。真正到成佛了,還不捨離這方法,那個時候是教眾生的;沒有成佛之前,這個方法是自利的。自己成就了,這一句佛號還是念到底,那是化他的,自行化他唯此一法。

  眾生根性不相同,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,為他講一切經,他什麼樣根機跟他講什麼法門,但是到最後都導歸極樂。我們在祖師大德報導當中看到,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,最後歸哪裡?歸《華嚴》,歸華藏。華藏最後,文殊、普賢二大菩薩,率領著華藏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去拜訪阿彌陀佛,導歸極樂,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的。

  文殊、普賢這個舉動,當然是毘盧遮那佛的意思,毘盧遮那佛沒有這個意思,文殊、普賢不可以這樣做法。毘盧遮那贊同,毘盧遮那佛歡喜,為什麼?親近阿彌陀佛就快速成就。諸佛如來巴不得一切眾生立刻就成佛,這是諸佛如來的本願。所以古德說得好,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,沒有一法不歸淨土。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29集)

  2010/5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