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乐助人的成长秘诀-第30集
亲爱的小朋友们,大家好!我是文心姐姐。欢迎大家今天继续和我一起学习《弟子规》中“泛爱众”的章节。上节课,我们学习了开篇部分:“行高者,名自高,人所重,非貌高。才大者,望自大,人所服,非言大。”今天,我们接着往下学习。我们先一起大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:“己有能,勿自私,人所能,勿轻訾。”
这段话告诉我们,当我们自己拥有才华和能力时,不要藏着,而是要积极地贡献出来,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。同时,当别人有能力和才华时,我们应当学会欣赏和向他们学习,千万不能小心眼,去嫉妒甚至贬低对方。
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的内容吗?我们讲到品德是才能的领帅。所以,我们从小学习和培养知识、技能和才艺,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和服务他人。随着我们能力的不断增强,才艺的日益精湛,我们能够服务和帮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,范围也会越来越广。
我们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。在家里,父母为了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,通常都非常忙碌。学了今天的《弟子规》课程后,我们就可以试着贡献出自己的时间和体力,主动帮父母做家务。学会一件事,就帮父母做一件事;学会两件事,就帮父母做两件事。这便是“己有能,勿自私”的起点。
当小伙伴们需要帮忙时,不管是学习上的问题,还是课外活动方面的困难,只要我们有能力,就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。不过,文心姐姐发现,有的小朋友可能会犹豫:如果我花时间去帮助别人,那我的学习时间不是就受到影响了吗?而且,我的能力是我的“优势”,如果都拿出来给了别人,那我的“优势”不就没有了吗?
文心姐姐班上的蔡同学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这种顾虑。小蔡同学的数学特别出色,而同班有几位同学学得很吃力。所以,这些同学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,就会找蔡同学请教。小蔡同学毫不藏私,愿意给同学们讲解解题的方法。其中一位同学基础不太牢固,给她讲明白作业题目的解法,每次差不多得花一个多小时。这样一来,蔡同学自己做作业、复习功课准备考试的时间就受到了挤压。然而,在连续三年的时间里,蔡同学的成绩依然优秀且稳定。
一般同班的小朋友们往往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,就是看到蔡同学花费时间帮助了数学学习吃力的同学,而他自己的学习时间减少了。而蔡同学自己却分享说,他在帮助同学解题的时候,自己其实也是在学习和复习数学。因为自己会解题只是初步,要给同学讲明白,就得深入细节,这些细节,如果不是同学问起来,小蔡自己解题时也未必会注意到。而且,每个人看待数学题的思路和角度都不一样。同学看同一个数学题,被卡住的难点和蔡同学自己还不一样,为了给同伴讲明白,小蔡自己还得换角度去看这个题目,常常需要重新转换解题的思路。这一来二去呀,小蔡还真把那些数学题给“啃”透了。“温故而知新”,帮助别人解题的过程让小蔡形成了解决数学问题的“能力”——懂得万变不离其宗,所以在考试中,即使复习准备的时间少,他仍然能从容应对,成绩优异。
蔡同学的真实经历揭示了《弟子规》这句经文背后的秘密:“己有能,勿自私”是一个开始,当我们愿意用自己的才能去帮助别人时,这帮助的过程不仅不会让我们吃亏,反而会进一步增长我们的才能,解锁我们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潜能。愿意这样做的小朋友开启了一个快乐助人、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。当我们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时,我们就能帮助更多的人,帮助得更好更到位。
相反的情况,《弟子规》也为我们指出来了。如果我们心眼小,不愿意帮助别人,甚至因为同伴们优秀就嫉妒,那么我们可就吃大亏了——心里拧巴得很厉害,并且失去了锻炼自己和增长才能的机会。我们上节课也讲到,“才大者,望自大,人所服,非言大”。才能用来帮助人,才能赢得他人发自内心的赞赏和钦佩。愿意帮助人的小朋友,当然也能赢得同伴们的真诚友谊。在家人和同伴需要我们的时候,让我们大方地伸出双手,拥抱与大家一起进步的快乐和共同成长的成就感吧!
好了,小朋友们,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。我们下次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