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點播-
本地點播-

《常礼举要》入门:从礼仪中感受生活之美-第1集

  静慧姐姐:

  大朋友们、小朋友们,你们好!欢迎来到童心说乐园,我是静慧姐姐。

  

  童礼:

  我是童礼。

  

  静慧姐姐:

  从今天开始,我们要一起学习《常礼举要》。中华传统文化是充满智慧的宝藏,而要深入领悟其中的智慧,我们得先打好基础。就像种花一样,没有根,怎么能开花结果呢?那么在如此浩瀚的中华文化中,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?孔子说:“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”,意思是学习要从“礼”开始。

  现在,许多人忽视了礼的重要性。李炳南老先生为了弥补这一缺失,从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中,挑选出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、简单实用的规范,编成了《常礼举要》。只要认真学习它,李老师说:“你在社会上,至少会得到别人的尊重。”

  

  童礼:

  静慧姐姐,我知道礼貌在与人交往中很重要,但如果每件事都这么规矩,是不是太约束了呢?我们不应该有点自由吗?

  

  静慧姐姐:

  童礼,你想一想,大自然中的动物,首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?

  

  童礼:

  生存问题。

  

  静慧姐姐:

  对啊!如果连生命都无法保障,那自由又从何谈起呢?再想一想,如果一个人处处碰壁,工作不顺、家庭不和,每天充满烦恼、忧虑和压力,那样的自由还会让人快乐吗?

  古圣先贤制定礼仪,正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生命境界。这些礼教不是约束我们的条条框框,而是无数智者对后代子孙的爱与关怀。

  

  童礼:

  但很多人觉得,有钱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础,这该怎么解释呢?

  

  静慧姐姐:

  童礼,这个问题问得很好!这就说明了智慧的重要性。如果我们缺少智慧,往往会看错、想错、做错。

  要知道,幸福的生活是结果,而结果都有其原因。就像种树一样,种苹果树就会长出苹果,如果你想吃橘子,那必须从一开始就种橘子。同样,想要有好的生活,就得从根本上努力,而不能只看表面。

  真正的改善要从“因”入手,古圣先贤将这个“因”概括为一个字——“正”。正确的因,才能结出正确的果。我们学《常礼举要》,就是在学“正见”,想着如何在生活中落实这些正见,就是“正思维”。当我们言语、行为、选择和态度都合乎礼时,生活就会自然改善,这才是真正的优质生活。

  

  童礼:

  我懂了,静慧姐姐。生命的高度和生活品质是相互呼应的。那《常礼举要》中的规定,比如“过门不践门限”、“入村里必下车马”,这些是不是有些过时了呢?

  

  静慧姐姐:

  其实不会过时,因为礼是秩序的体现。我们看看大自然,日月星辰、四季更替,都有它们的规律和秩序。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,更应该遵守规范。

  礼的本质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生活。按时作息能保持健康,反之则伤害身体。同理,礼仪也是日常生活的指南,它教我们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。

  《常礼举要》根据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编排,语言浅显易懂,易于学习。重点在于这个“常”字,它代表着永恒不变的原则。只要我们能理解其中的道理,就能真正灵活运用,而不是仅仅流于形式。

  

  童礼:

  嗯,我明白了,学习礼仪需要理解它背后的道理,这样才能掌握精髓。那我们应该怎么开始学习呢?

  

  静慧姐姐:

  古人将“礼”与“法”并称,就是告诉我们礼仪和法律一样,都是必须遵守的。因此,我们学一条就要做到一条,做到一条才算学会一条。这就要求我们常常读诵,熟记于心,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运用自如。

  《常礼举要》中的“举要”,是列举了生活中的要点,让我们从这些点开始学习,慢慢地就能举一反三,灵活运用到生活中。

  开始学习时,可能会觉得不习惯,甚至会觉得很困难,但这正是磨练心性的机会。孔夫子说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这种喜悦来自于我们生活品质的提升,那是学习礼仪最大的收获。

  

  大朋友们、小朋友们,今天就学习到这里,我们下期再会!

  童心说乐园,后面的故事更精彩,记得来听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