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从养成好习惯开始-第2集
静慧姐姐:
大朋友们、小朋友们,你们好!欢迎来到童心说乐园,我是你们的静慧姐姐。
童礼:
大家好,我是童礼。
静慧姐姐:
今天,我们继续来学习《常礼举要》。大家还记得上一期我们谈到的内容吗?我们讲到了生活与生命的关系,发现智慧和幸福的基础就是“礼”。没有礼节和道德的根基,就难以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。
童礼:
今天我们学的是“居家”,讲的是在家里该如何表现。第一句话是:“为人子不晏起,衣被自己整理,晨昏必定省。”
静慧姐姐:
第一篇《居家》讲的是家庭教育。《孝经》开篇就讲到:“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也就是说,“孝”是德行的根本,是教育的起点。孝敬不立,德行就难以长养。这就像盖房子,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,怎么能建起高楼大厦呢?所以,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从小培养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,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,扎孝敬的根,培养真诚恭敬、谦卑礼让的人生态度。
那么,如何扎根呢?这就要靠“礼”了。礼教通过行为训练来端正我们的思想观念,从生活的细节中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。只有在日常生活中,按照规范去做,我们才能感受到父母的辛劳,体会到社会的恩德。了解生活的不易,我们才能懂得感恩,学会尊重每一个人,仁爱存心,自然福报绵长。
童礼:
静慧姐姐,我明白了,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是孩子幸福的基础。那么我们如何理解“为人子不晏起,衣被自己整理,晨昏必定省”这句话呢?
静慧姐姐:
这句我们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:“为人子”是第一段,“不晏起”是第二段,“衣被自己整理”是第三段,“晨昏必定省”是第四段。我们看到前面的三条都是以“为人子”开头,这三个字可不能轻易看过。它告诉我们:人生在世,首先要有正确的自我定位。有时我们是领导,有时是下属;有时是主人,有时是客人。这些角色常常在变化,所以我们要时刻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,在什么地位,就要守什么规矩,知道自己该说什么、该做什么。在家里我们是子女,那就要遵循人子之道。
童礼:
静慧姐姐,那下面的“不晏起”,是不是指早晨不能起得太晚,别让妈妈来叫我们呢?
静慧姐姐:
童礼说得很对,但我们还要更深入地理解。要早起,是不是就要早睡?要早睡得合理安排时间,把作业提前做完,这样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学习。我们应该对一天有个规划。这样慢慢就能养成规划时间的好习惯。就像军队里,士兵每天早晨起床时被子都要叠得整整齐齐,这就是为了培养他们有序、不慌乱的习惯。所以接下来的“衣被自己整理”,也意味着我们要自己整理房间,衣服要自己洗。如果妈妈都替我们做了,我们就失去了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。我们应该克服懒惰,主动去训练自己的独立能力,每天起床把衣被叠好,整整齐齐放到固定位置;写完作业把书本整理好,书包放在固定位置;吃完饭把碗筷收拾好。通过这样的日常实践,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有规律,生命的质量也会得到提升。
童礼:
静慧姐姐,我明白了,原来好习惯就是在这些生活细节中养成的。那么“晨昏必定省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
静慧姐姐:
这一段取自《曲礼》,原文是:“凡为人子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晨省。”意思是说:冬天给父母把被子暖好,夏天帮父母把被子扇凉,晚上照顾父母入睡,早晨起床看看父母是否安好,这就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。这教导我们要把感恩落实在生活中。
我们想想,从小到大,妈妈是怎么照顾我们的。有位妈妈曾跟我说,在春秋的季节里,温差变化很大,为了怕孩子半夜踢开被子着凉,她就盖特别薄的被子。因为被子薄,她睡到半夜就会冷醒,醒来后就会赶快去看看孩子,给孩子盖好被子。可见,妈妈连在睡觉中都不忘关怀我们。她每天做的就是规条中的内容啊!所以,这一段的精神是让我们时时关注父母的需要,主动关心和照顾他们的身心健康。
童礼:
是啊,静慧姐姐。我也记得在半夜里,总能感觉到有一只手把被子拉过来给我盖好。我们确实要让父母少操心啊!
静慧姐姐:
童礼说得非常好,我们要在这些生活点滴上去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。所以,我们也应该用心去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让我们的家更加温暖。
现在,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吧。
为人子不晏起,衣被自己整理,晨昏必定省。
童礼:
为人子不晏起,衣被自己整理,晨昏必定省。
大朋友们、小朋友们,今天就学习到这里,我们下期再会!
童心说乐园,后面的故事更精彩,记得来听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