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法眼淨】
(科註第1101頁倒數第2行)
《佛學大辭典》:(術語)分明見真諦謂之法眼淨。通於大小乘言之。小乘為於初果見四真諦之理,大乘為於初地得無生法忍。
增一阿含經一曰:「三萬天人得法眼淨。」
無量壽經下曰:「得清淨法眼。」
維摩經佛國品曰:「遠塵離垢,得法眼淨。」
大經慧遠疏曰:「見四真諦,名淨法眼。」
註維摩經一:「肇曰法眼道,須陀洹道也。始見道迹,故得法眼名。」同嘉祥疏曰:「云法眼淨者,小乘亦法眼,大乘亦法眼。小乘法眼即初果見四諦法名法眼,大乘法眼初地得真無生法,故云法眼。」
【九十八結漏】
(科註第1102頁第6行)
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》「九十八隨眠」條(節錄):「隨眠」為梵語anuśaya的意譯。又譯為「使」,是煩惱的異名。因此,「九十八隨眠」即指九十八種煩惱。又稱九十八使、九十八結。也就是將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身、邊、邪、取、戒等十種隨眠,配屬於三界五部(五部,謂見道苦集滅道之四諦及修道也。),而成九十八之數。其中,欲界「見苦」所斷有十種,「見集」及「見滅」所斷有七種(除身、邊、戒),「見道」所斷有八種(除身、邊),以及欲界修惑所斷有四種(貪、瞋、癡、慢),故欲界煩惱總共有三十六種。色界、無色界(無瞋)於五部各有三十一種。因此,三界總計有九十八種。此即在見惑八十八使之外,另加修惑十種隨眠,乃成九十八隨眠。
《佛學大辭典》「結漏」條:(術語)結與漏皆煩惱之異名。煩惱繫縛心身,故云結,煩惱從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,故云漏。
撰集三藏傳曰:「阿難爾時,坐一樹下,滅結漏盡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