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五濁】
(科註第139頁倒數第4行)
《三藏法數》:〔出法苑珠林〕
一、眾生濁:謂眾生多諸弊惡,不孝敬父母尊長,不畏惡業果報,不作功德,不修齋法,是名眾生濁。
二、見濁:謂正法已滅,像法漸起,邪法轉生,邪見增盛,不修善道,是名見濁。
三、煩惱濁:謂眾生多諸愛欲、慳貪、鬥諍、諂曲、虛誑,攝受邪法,惱亂心神,是名煩惱濁。
四、命濁:謂往古世時,人壽八萬四千歲,今時人壽轉減,百歲者稀。以惡業增故,壽數短促,是名命濁。
五、劫濁:劫,梵語具云劫波,華言分別時節。謂減劫中,人壽減至三十歲時,饑饉〔音緊〕災起。減至二十歲時,疾疫災起。減至一十歲時,刀兵災起。世界眾生,無不被害,是名劫濁。
《佛學大辭典》:(名數)又名五滓〔音子,污濁也〕,五渾〔音魂,污濁也〕等。住劫中人壽二萬歲已後,而有渾濁不淨之法五種:
一、劫濁,謂至二萬歲已後見等之四濁起時也。
二、見濁,身見邊見等之見惑也,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。
三、煩惱濁,貪瞋癡等一切修惑之煩惱,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。
四、眾生濁,劫濁時之眾生為見濁煩惱濁之結果,人間之果報漸衰,心鈍體弱,苦多福少也。
五、命濁,此亦為前二濁之結果,壽命漸縮少,乃至十歲也,此中以劫濁為總,以他四濁為別。劫濁中有四濁,以四濁之故為劫濁也,又四濁中以見濁,煩惱濁,二者為濁之自體,此二者成眾生濁與命濁之二者也。
文句四下曰:「劫濁無別體,劫是長時,剎那是短時,但約四濁立此假名。眾生濁亦無別體,攬見慢果報上立此假名。煩惱濁指五鈍使為體,見濁指五利使為體,命濁指連持色心為體。」同文句記曰:「准悲華經,八萬至三萬亦不有濁,至二萬歲為五濁始。」
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三曰:「言五濁者:一劫濁,劫濁無別體,但四濁聚於此時。悲華云:從減劫人壽二萬歲時為劫濁。二見濁,五利使。三煩惱濁,五鈍使。四眾生濁,亦無別體,攬前利鈍果報立此假名。五命濁,連持色心,摧年促壽。」
法華經方便品曰:「諸佛出於五濁惡世,所謂劫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見濁、命濁。」
阿彌陀經曰:「能於娑婆國土,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】
(科註第139頁倒數第4行)
《佛學大辭典》:(術語),佛智名。舊譯曰無上正遍知,無上正徧道。真正徧知。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。
維摩經佛國品肇〔音照〕註曰:「阿耨多羅,秦言無上。三藐三菩提,秦言正徧知。道莫之大,無上也。其道真正,無法不知,正徧知也。」
淨土論註曰:「佛所得法,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阿為無,耨多羅為上,三藐為正,三為遍。菩提為道,統而譯之,名為無上正徧道。」
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。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。
法華玄贊二曰:「阿云無,耨多羅云上,三云正,藐云等。又,三云正,菩提云覺,即是無上正等正覺。」
智度論八十五曰:「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【濁惡】
(科註第139頁倒數第3行)
《佛學大辭典》:(術語)五濁與十惡也。
觀無量壽經曰:「佛滅後諸眾生等,濁惡不善,五苦所逼。」天台觀經疏曰:「濁惡者,濁五濁也:一見,二煩惱,三眾生,四命,五劫。惡者十惡也:殺,盜,婬,妄語,惡口,兩舌,綺語,貪,瞋,邪見也。」
【九界】
(科註第139頁倒數第3行)
《佛學大辭典》:(名數)十界中,除佛界自菩薩界至地獄界之九界也。此九界,由佛界言之,悉為迷之境界也。
玄義二上曰:「己身他身,微妙寂絕,皆非權非實,而能應於九界之權一界之實。」
【法界體】
(科註第139頁倒數第2行)
《佛學次第統編》「法界」條:法界即名達磨馱都,此云法界,又曰法性,亦曰實相。法界之義有多種,以二義釋之,一就事,二約理。
就事而言,法者諸法也,界者分界也。諸法各有自體,而分界不同,故名法界。然則法界者,法之一一名為法界,總該萬有,亦謂之一法界,即事法界也。
約理而言,指真如之理性,而謂之法界。或謂之真如、法性、實相,實際,其體一也。界者因之義,依之而生諸聖道,故名法界。又界者性之義,是為諸法所依之性故。又諸法同一性故,名為法界,是即理法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