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圖文

習氣


【淨空法師解釋】

    古大德用酒瓶做比喻:盛酒的瓶,把酒倒光,裡面擦得乾乾凈凈,確實沒有一滴酒了,擠也擠不出來了,聞聞還有味道,此之謂「習氣」。

 

【習氣】--《佛學大辭典》

    (術語)大乘之妄惑,分現行與種子及習氣三者,既伏惑之現行,且斷惑之種子,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,是名習氣。舍利弗既斷瞋惑之種子,而動則怒氣如摧,是瞋惑習氣尚存之現證,三乘中聲聞全不斷之,緣覺稍侵害之。佛全斷之。述記二末曰:「言習氣者,是現行氣分薰習所成,故名習氣。」

 

【習氣】--《佛學常見辭彙》

    壞習慣。

 

【習氣】--《俗語佛源》(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)

    猶言習慣,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、語言和意向。如宋·蘇軾《再和潛師》詩:「東坡習氣除未盡,時復長篇書小草。」陸游《抄書詩》:「書生習氣重,見書喜欲狂。」

    「習氣」多含貶義。如謂「官僚習氣」、「流氓習氣」等。

    「習氣」一詞出於梵語Vasana,謂現行的煩惱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,包括「名言習氣」、「我執習氣」等。

    正如唐·窺基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二所說:「言習氣者,心現行氣分重習所成。法相宗認為:斷除了煩惱的「種子」,伏除了煩惱的「現行」之後,還存在煩惱的「習氣」。「習氣」在煩惱中程度較輕微,但是難以斷除。

    隋·智顗《四教儀》卷八謂:「十佛地者,大功德力資智慧,一念相應慧觀真諦,習氣究竟盡也。」這就是說,二乘羅漢還有「習氣」,只有佛才能完全斷除「習氣」。

【習氣果】--《三藏法數》

    (亦名所依果),謂數習宿世善惡氣分,感於果報也。如往世修善勝故,則今世為善心重;修惡勝故,則為惡心重,是名習氣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