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整理自 淨空法師《彌陀疏鈔》及《華嚴經》講演資料】
欲界天人壽命雖長,但非永生。天人平時無有憂慮煩惱,直至壽終前七日,五衰相現前,即感身心不安,憂苦萬分;此段時間不長。因此天人能得度,多半是在五衰相現前時,得遇佛菩薩。但此是緣分特別殊勝者,大多數天人未必有此勝緣;須與佛菩薩有緣,才能於臨終前得度。
【五衰相──天小五衰相】--《三藏法數》
﹝出法苑珠林﹞
一、樂聲不起。謂諸天音樂,不鼓自鳴。衰相現時,其聲自然不起,是為小衰相也。
二、身光忽滅。謂諸天眾身光赫弈,晝夜昭然。衰相現時,其光不現,是為小衰相也。
三、浴水著身。謂諸天眾肌膚香膩,妙若蓮華,不染於水。衰相現時,浴水霑身,停住不乾,是為小衰相也。
四、著境不捨。謂諸天眾欲境殊勝,自然無有耽戀。衰相現時,取著不捨,是為小衰相也。
五、眼目數瞬。謂諸天眾天眼無礙,普觀大千。衰相現時,其目數瞬,是為小衰相也。
【五衰相──天大五衰相】
一、衣服垢穢。謂諸天眾銖衣妙服,光潔常鮮。福盡壽終之時,自生垢穢,是為大衰相也。(銖衣者,十黍重曰銖。諸天之衣,重六銖,故名銖衣。)
二、頭上華萎。謂諸天眾寶冠珠翠,彩色鮮明。福盡壽終之時,頭上冠華,自然萎悴,是為大衰相也。
三、腋下汗流。謂諸天眾勝體微妙,輕清潔淨。福盡壽終之時,兩腋自然流汗,是為大衰相也。
四、身體臭穢。謂諸天眾妙身殊異,香潔自然。福盡壽終之時,忽生臭穢,是為大衰相也。
五、不樂本座。謂諸天眾,最勝最樂,非世所有。福盡壽終之時,自然厭居本座,是為大衰相也。
【五衰】--《佛學大辭典》
(術語)天人將死時,現五種之衰相。經論所說不一。涅槃經十九曰:「釋提桓因,命將欲終,有五相現:一者衣裳垢膩,二者頭上花萎,三者身體臭穢,四者腋下汗出,五者不樂本座。」
佛本行集經五曰:「爾時護明菩薩大士,天壽滿已,自然而有五衰相現。何等為五?一者頭上花萎,二者腋下汗出,三者衣裳垢膩,四者身失威光,五者不樂本座。」
俱舍論十說大小之五相曰:「然諸天子,將命終時,先有五種小衰相現:一者衣服嚴具出非愛聲,二者自身光明忽然昧劣,三者於沐浴位水渧著身,四者本性囂馳,今滯一境,五者眼本凝寂,今數瞬動。此五相現,非定當死。復有五種大衰相現:一者衣染埃塵,二者花鬘萎悴,三者兩腋汗出,四者臭氣入身,五者不樂本座。此五相現,必定當死。
於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中,亦有記載,說明欲界天人所受三種苦。大意為:
一、死墮苦。諸天子臨終前,五衰相現,非常苦惱。又見其他天人遊戲歡喜,則生大憂怖。
二、陵蔑苦。若遇特別有福報的天子出生,其餘福報較差的天子則心生憂怖。
以上二種苦,通說欲界六天。以下第三種苦,則唯欲界第一層四王天、第二層忉利天人所受。
三、斫截破壞殘害驅擯苦。說明天人與阿修羅時常打仗。天人喜愛阿修羅天女,阿修羅則貪圖天人美食。為此互相鬥爭,戰爭中互有勝敗傷亡。
故知佛說,三界通苦。一切苦因均不出貪、瞋、痴、慢之深重煩惱執著。原文如下:
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
其天趣中無解支節苦。而有死墮苦。如經中說有諸天子將欲沒時。五相先現。一衣垢染現。二華鬘萎悴。三兩腋汗流。四身便臭穢。五天及天子。不樂本坐。時彼天子偃臥林間。所有婇女與餘天子共為遊戲。彼見此已生大憂苦。
復受陵蔑悚慄之苦。由有廣大福聚成就及廣大五欲天子生時。所餘薄福諸舊天子見已惶怖受大憂苦。
此上所說通六欲天。其下二天又受斫截破壞驅擯殘害之苦。由與非天共戰諍時。天與非天。互相違拒。即執四仗謂金銀頗胝琉璃。共相戰鬥。爾時諸天及與非天。或斷支節。或破其身。或復致死。若傷身。斷節。續還如故。若斷其首。即便殞歿。天與非天。互有他勝。然天多勝。力勢強故。然其彼二若為他勝。即退入自宮。已之同類竟不慰問。由此因緣便懷憂慼。若天得勝。便入非天宮中。為奪其女起此違諍。若非天得勝即入天宮。為求四種蘇陀味故。共相戰諍。
復有強力天子。纔一發憤。諸劣天子。便被驅擯出其自宮。
是故諸天受三種苦。謂死墮苦。陵蔑苦。斫截破壞殘害驅擯苦。上說欲界苦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
是故諸天受三種苦。謂死墮苦。陵蔑苦。斫截破壞殘害驅擯苦。又色、無色界有情。無有如是等苦。由彼有情。非苦受器故。然由粗重苦。故說彼有苦。有煩惱故。有障礙故。於死及住不自在故。